◇◇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医生鼓吹不吃水果会害死人    ·方舟子·   丁香园网站请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一名营养师做关 于饮食方面的科普,要教人们怎么样吃得健康。这名营养师说,饮食健康要做到 均衡、多样,要遵循211原则,就是每一餐要吃50%的蔬菜,25%的鱼、肉、蛋、 豆这些高蛋白食物以及25%的主食。她漏了一个很重要的食物类群,那就是水果。 把水果全部都漏掉了,怎么能够说是均衡、多样呢?   在这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营养学还有一个211原则,就去查了一下,发现这个 211原则是台湾的一个医生提出来的,叫做211餐盘,说是根据哈佛大学提出的健 康餐盘(也被叫做哈佛健康餐盘)做了改进。哈佛健康餐盘指的是每一餐吃50% 的蔬菜、水果,25%的高蛋白食物,25%的谷物,台湾的这个医生把其中50%的蔬 菜、水果做了改进,将水果去掉了,变成了50%的蔬菜,因此提出了211餐盘饮食 法,最开始在台湾流行,现在又传到了大陆。   可见海峡两岸很多人都分不清临床与研究的区别,没搞明白医生是干嘛的。 医生是看病的,针对的是具体的病人,但是医生一般并不做学术方面的研究,再 著名的医生也不是健康专家、健康权威。当然医生可以讲健康,但是只能做健康 科普,是根据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做介绍,而不是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代表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包括专业机构的指南以及研究领域的专家们做的各 种研究、发表的论文。比如哈佛大学的那个健康餐盘,代表的就是营养学界的主 流观点。你要做健康科普,要科普健康餐盘就应该根据它来,而不是把它做了改 进,标新立异地提出了什么211餐盘。   所有的权威机构、学术界的主流的观点都不反对吃水果,而是提倡吃水果, 认为为了健康,应该多吃水果。一个医生提出不吃水果,是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相违背的,如果有一些科学头脑的话,就不应该相信。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营养 师居然就信了,还要通过丁香园这个医学科普的网站推广开去。   有一些人说,水果是不应该吃,因为水果里含有果糖,而果糖对健康不利。   的确有不少研究表明,如果果糖吃多了会增加得某些慢性病的风险,包括肥 胖的风险。但是这指的是添加到食品里的游离果糖,比如,现在的加工食品,特 别是超加工食品,普遍都加了玉米糖浆。玉米糖浆里含有果糖和葡萄糖,都是游 离的。如果不加玉米糖浆,就加蔗糖,比玉米糖浆要贵一些,蔗糖吃下去之后消 化了也变成了果糖和葡萄糖。如果吃的食品当中添加了玉米糖浆或者蔗糖,那么 都会导致摄入游离的果糖,如果量多了,的确是对健康不利的。   但是水果中的果糖不是游离的,是在细胞里的,吃水果虽然能够摄入果糖, 但是吸收速度比较慢,没有摄入添加的果糖的那些危害。其次,我们吃水果并不 是只是吃果糖,果糖不是水果最重要的成分。我们吃水果最主要是要摄入很多营 养素,包括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保健物质,比如花青素、茄 红素、类黄酮等等。摄入这些营养素以及保健物质,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风险。如 果你由于担心吃下水果里的果糖,因此不吃或者少吃水果,反而增加了慢性病的 风险。   对中国人来说,普遍的不是水果吃多了,而是水果吃少了。水果吃少了是导 致中国人慢性病风险增加,因此导致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跟 中国人过早死亡风险有关的饮食因素,最重要的是盐吃得太多,排第二的是全谷 物吃得太少,排第三的就是水果吃得太少。中国人因为心血管疾病死亡不到5%是 由于蔬菜吃得太少,而超过了20%是水果吃得太少。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提倡多吃水果才能够避免过早死亡,而这些营养 师或者医生却在提倡不吃或少吃水果,搞什么211餐盘,不就是在害人吗?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降低慢性病的风险,避免过早死亡,每天应该吃足够 量的水果,至少应该吃两份水果。这个份是按体积来算的,一根香蕉、一个苹果 或者一个橙子就算是一份水果,所以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和一个苹果,相当于两 份水果,就达到了每天至少吃两份水果的要求了。那么我们每天都吃一根香蕉、 一个苹果是不是就行了?不行的,吃水果同样要多样化,不能一直就吃那么两三 样的水果。   2025.6.23.录制   2025.7.15.整理 (XYS20250826)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